历经前四天的奔波.事实上.今天已十分疲惫...
只因几日前初到乌鲁木齐时不太适应.所以.已订下回程机票.
事后却发觉一个人的旅游似乎也还ok.甚或有趣时.已无法更改
所以.为了日后不留遗憾.在既定的时间内.未能得到充分休息下.隔日就接著排定行程~~~
对于以三最(最热.最低洼.最干燥)闻名的”吐鲁番”都已到了门口.又怎能不入门造访呢?
况且对这未知之地.还是那么令人期待
位于吐乌高速公路旁.距乌市48公里处.这一排排高耸的风车整齐的竖立著.
日夜不停的转动.为这荒凉的戈壁滩凭添几许生气.数量约有200多台.
是中国与荷兰合资兴建.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.
因天山山脉 走势的关系.此地风力异常强劲...
风力发电加上预期的观光效益.真是一举数得呀!
对了.有首新疆民谣{达板城的姑娘辫子长呀.没有一个不漂亮... }
即是源于此地的歌谣... 可惜的是无缘.入城一探究竟哩!
虽是七月天.远处平均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天山山脉 依然是冰雪覆盖的白了头.据了解是终年不化的...
天山山脉 横贯新疆中部.在其终年冰山雪水的调节下.此地水草丰沛.牛羊参差其间.也应证了”天苍苍.野茫茫.风吹草低见牛羊”这句谚语...
高昌故城-建于西元前1世纪的西汉.极盛时期曾是古西域城邦中的第三大城.
2000多年的泥块建筑.至今尚能保存如此.可真不容易了.事实上.此地的甘旱气候应属最大功臣吧! 远处清晰可见 "火焰山"
因城内面积辽阔.风刮起时更是飞沙走石.一般以驴车代步.较为轻鬆.(驴车每人20元人民币)
据传玄奘西游取经时.曾于此地讲经1个多月.现城内讲经堂遗址已局部修复...
城外的摊贩不少.可能太过乾热.见到新疆瓜果.自然的驻足流连...
另外.各地的新疆民歌.民谣真的不少.在悠扬的音乐中 "新疆" 更显迷人
火焰山全长98公里.宽约9公里.主峰海拔831米.平均高度约500米
休息区内设置有地质.地型解说.
也以 "西游记" 小说中.孙悟空三借芭蕉扇.以扇灭火焰山之火的场景为背景.製成多幅壁画...
不过我还是对这大型的 "筋箍棒" (温度计) 最感兴趣. 瞧!当时该是38~39度吧!
长期的风吹雨蚀.形成了火焰山陡峭起伏的山势及无数纵横的沟壑~~
山体上的赤褐砂岩在烈日照射下.更犹如红火烈焰般
我喜欢相片中的恬适静谧感
俏皮的拍下这画面.因为地上物正在製造中... 真的缺水 !!
家家户户.铁床摆于大门外.屋顶上(可见到红色的被单)
...原因不外乎实在太热又没雨.夜晚外头要凉爽多了...
房子上方的格子房.是葡萄自然烘乾的晾房
16:00 用餐 叫它拉面OK.当地叫拉条子.两者拌匀就叫”新疆拌面”
北部天山和西部喀拉乌成山的雪山融水及雨水.
就透过坎儿井将丰沛的水源(利用山的坡度)引进吐鲁番.造就了绿洲丰富的物产与生命力.
坎儿井暗渠 大部分渠道流经戈壁滩地底下.不会因炎热.狂风而使水份蒸发.因此流量稳定.
暗渠内设有竖井因而通风良好.水质清澈.鱼儿悠游....
葡萄沟旁大都搭建晾房.以当地天然的干旱气候条件.将葡萄自然烘干...
7月中的葡萄还未完全熟透.8月中是当地的大量採收季节.
7/17凌晨1时回到乌市饭店.回想这天的后半天.我似乎一上车就闭眼.且在半梦半醒之间走过... 好累!不过却也是丰收的一天...